服务实体经济是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根本

编辑:
2014/10/28 10:15:19 ...

来源:期货日报

  ① 打破融资瓶颈是金改重任

 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,占全国企业总数99%的中小企业仅获得全国贷款总额的20%,其中六成以上中小企业从未获得1—3年的中长期贷款,而56%的中小企业将贷款作为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途径。实际上,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内部融资。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,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成都、绵阳、乐山三地601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来源结构的调查显示,企业内部自身积累78.1%,向银行贷款9.65%,民间借贷5.07%,商业信用3.25%、其他非正规融资3.93%。

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,我国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,融资难题变得更为突出。面对严峻形势,201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十二个中央部委联合下发《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》(银发﹝2012﹞283号),将泉州市作为第三个国家级“金改区”,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,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,寻求拓宽资金投入实体经济的渠道,建立能够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多便捷服务的金融体系。

  ② 场外交易市场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

  其实国务院早在2006年就已预感到融资难题即将出现,为此出台了国发﹝2006﹞20号文,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,鼓励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,组织金融系统、社会资本共同参与,在产业投资基金、创业风险投资、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多方面先行先试积累改革试验,建立能够为实体产业输血的金融体制。

  随后,天津市政府充分研究商品生产、贸易、消费各个环节后,开始筹备渤海商品交易所,尝试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建起实体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联系。同样,在泉州“金改区”,泉州市政府将闽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列为金改重点项目,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华侨大学牵头主办,发起成立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,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途径,为金融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积累先进经验。

  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,传统观点认为,它是商品集散地和生产基地经过长期培育发展后,借助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和物流建立的新型商品交易平台,如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。

  广西地区食糖产业发达,交易活跃,在1993年形成贸易量比较大的食糖批发市场,2003年通过转型升级,发展成为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。该公司在全国主要食糖集散地设立区域客服,在主要食糖产销区设立仓库点,整合利用社会仓储资源,吸收广西境内95%以上的制糖企业集团和国内80%以上食糖经销商,发挥国内最大的食糖场外市场的平台功能,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。与行业型场外交易市场不同,综合型场外交易市场受益于互联网和物流的迅速发展,面向全国,推出丰富多样的交易品种,不再受地域、行业和产品的限制,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
  尽管两种类型的场外交易市场存在一定差异,但这些平台上汇聚的都是能源化工、农林牧渔、金属矿产和稀贵金属等优质大宗商品,且大多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和一定规模效益,场外交易市场也因此拥有良好的现货基础,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。

  总之,场外交易市场是通过对传统现货交易方式进行提升与创新,推动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特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,将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改造升级,挖掘其金融属性,并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上市,以此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、投资者共同参与交易、交收活动。并在交易、交收活动中带动了质检机构、保险机构、银行机构、担保机构、物流企业、仓储公司等参与交易的各个环节,提升了产品质量,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,拉近了工厂与市场、产业与资本的距离,打通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、金融资本流向实体产业的目标。

  ③ 多角度发力,服务实体经济

  一是创新交易模式。场外交易市场之所以会偏离发展轨道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交易模式上存在先天缺陷,其中,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分散式柜台模式饱受非议,渤海商品交易所的现货连续交易模式也多有争议。针对上述问题,已有交易市场开始进行模式创新,将登记、交易、结算三项业务分离。上海自贸区则要求“交易、托管、清算、仓储”分开,使场外交易市场成为合乎规范的交易服务平台。

  随着行业发展、交易活动日趋频繁,单一的交易模式将无法满足交易商的多样化需求,在一个类似金融超市的平台上,自由选择跨模式交易、自主完成资金配置、实时获取国际货币行情,将成为更多交易商的选择,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这种类似金融超市的场外交易市场。

  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国内首创融合现货柜台、现货挂牌、现货融通、外汇兑换预约等多种交易模式于一体。该交易中心的交易商,可不受限制地选择具有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品种,从而提高资金和产品周转率,提升其交易的积极性和交投活跃度,实现场外交易市场“价格发现”的功能。

  二是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。根据行业发展经验,一般地,只有产品产地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,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,才能对上市产品起到促进作用。如果产品产地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,缺少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支持,在场外交易市场很难取得成功。而产品上市后,将拓宽销售渠道,降低销售成本,提升品牌知名度,帮助生产企业转型升级,促进地方产业发展。

  以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9月份上市的十姐妹牌越乡龙井茶为例。浙江省嵊州市年产越乡龙井茶6000多吨,占全国龙井茶年产量的1/3,是我国最大的龙井茶产地,品牌价值超过18亿元,已形成强大的产业基础,具备良好的上市条件。十姐妹牌越乡龙井茶在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市后,借助场外交易市场快速的交易平台、遍布全国的会员服务网点、顶尖的物流服务机构和强大的媒体宣传阵营,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提升越乡井茶的品牌知名度,拓展了一大批销售渠道,有效降低了流通费用,提高了流通效率。

  三是做好金融服务工作。金融服务包括与银行、保险、担保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多方合作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,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一个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往来的现代贸易平台,自然也不能脱离金融服务而独立存在。首先,场外交易市场应该与合作银行签订交易商的资金托管协议,完善资金监管工作。其次,与银行开展企业融资合作,为生产企业和优质会员单位提供更便捷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服务,降低融资门槛、缩短融资周期、减少融资费用,真正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。

  由于场外交易市场涉及的资金和产品数额均比较大,做好保险和担保工作尤为关键。在与保险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合作中,应坚持服务实体企业发展的原则,从有利于产品运输和保存,有利于产品交易、交收,有利于生产企业专注生产,有利于产业发展,有利于便捷融资等方面出发,设计出与场外交易市场自身相适应的多方位服务。

 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,建立具有平台效应的产业园。场外交易市场需要的硬件配套设施很多,其中仓库、交收场地占据重要位置。因此场外交易市场在提倡“服务现货”发展理念的基础上,应建立以实业为支撑的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产业园,开展仓储、物流、研发、交收等综合服务,形成具有聚集效应、辐射全国的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平台,带动物流、仓储,甚至生产和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发展,提高场外商品流通速度,衔接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。

  五是具备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思维。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,场外交易市场已经采用电子交易,实现了全球各地同步交易的功能。但互联网是信息与交易自由选择、自由流动的平台,参与其中的每个端点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个体,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,交易者在规则内完成互惠互利的交易活动。这就要求场外交易市场从观念上做好角色转变,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市场管理者转变成谦恭的交易服务者,以产业互联网的思维,专心建好交易市场、搭好平台,开拓更多专业的特色服务,筑巢引凤,建设具有产业孵化功能的场外交易市场。

  在全面开展金融改革的今天,随着各项监管任务的落实,在这一轮的清理整顿之后,场外交易市场将回归本质,将市场、资本、信息、企业、产业连为一体,切实为实体企业提供便捷、快速的融货融资服务,以合法、创新、服务、共赢的经营原则,全面进入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渠道,促进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期。

 
电子周报:为了方便您更快获得成都花木交易所官方信息,点击订阅